集團概況
春蘭產業(yè)
企業(yè)文化
春蘭全球
春蘭科研
公益事業(yè)
投資者關系
 
 
   
 
 
 
 
 
 
 
“移動化”倉儲 觸及市場“神經末梢” 春蘭物流快捷安全
2008/02/14
寫在前面的話 
    物流是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過程,F代物流對加速經濟循環(huán)、降低成本和提高企業(yè)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國際上普遍把物流稱為“降低成本的最后邊界”,認為是排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 
    現代物流產業(yè)發(fā)展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yè)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而國內外許多企業(yè)的發(fā)展經歷也告訴人們,建立或運用先進的物流體系,能更快地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 
    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 
    長江之濱古老的泰州城,空氣中已彌漫著濃濃的“年”的味道。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候,坐落于這個城市的春蘭工業(yè)園區(qū),迎來了自己的盛事:當前蘇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企業(yè)商務中心——春蘭商務中心隆重開業(yè)。 
    據悉,該商務中心是一座高度智能的現代化建筑,內部配置了先進的網絡系統,其商務、通信、保安、物業(yè)管理和商貿服務等,均通過智能網絡系統進行有機聯結,所有進駐單位均能通過接入的寬帶專線,快捷、高效地處理各種商貿業(yè)務。到目前為止,春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春蘭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商務單位,已經進駐春蘭商務中心,借助這一平臺,其業(yè)務范圍覆蓋了國內國外近130個國家和地區(qū)。 
    事實上,春蘭商務中心選擇在“金鼠鬧春”之際啟用,遠非一座辦公樓投入使用那么簡單,其中蘊意不淺。有媒體評價,此舉實際上乃春蘭整合優(yōu)勢資源,集成商務功能,聚攬商務精英,不斷開發(fā)新市場、拓展新業(yè)務的一個營銷舉措。 
    由此,春蘭營銷的“冬播”動作,可窺一隅。 
    最近,又傳來消息,春蘭此前“播種”的另一!胺N子”—— 
    物流系統的打造,正日漸成熟,優(yōu)勢頻顯。 
    那么,在本期的“新聞會客廳”里,我們就去了解春蘭的物流狀況,看看這顆“種子”是怎么成長的。 
     
                  現代物流,市場營銷基礎 
    對于生產、銷售或產銷一體的企業(yè),現代物流是其市場營銷的基礎。這是現階段大量面向市場、面向客戶的競爭型現代企業(yè)所高度認同的問題。一個企業(yè)在作出物流決策時,應該把本企業(yè)的物流系統與營銷戰(zhàn)略或營銷策略有機結合起來,從戰(zhàn)略的高度去考慮物流運作與市場拓展、市場競爭的關系。 
    應該說,春蘭是一個有點“復雜”的企業(yè)。 
    從產品門類來看,春蘭主導產品有家電、自動車、機械、新能源等;從主要基地分布來看,其在泰州、南京、蘇州以及上海、香港均設有制造及投資公司;從基本營銷區(qū)域來看,春蘭產品進駐全國500多個城市,并建有上萬個銷售、服務網點;從產品出口來看,春蘭已形成了歐洲、美洲、中東、東南亞和東亞等五大經營區(qū)域,產品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在全球化的競爭環(huán)境下,顧客對服務、質量、價值、速度更為關注,擁有龐大產業(yè)集群的春蘭敏銳地意識到——物流必然成為現代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如何在經營中充分發(fā)揮物流的戰(zhàn)略作用,如何采取有效的物流管理方法協調運籌采購、生產與銷售,成了春蘭的一個戰(zhàn)略性課題。 
    上世紀90年代末,春蘭開始了第一輪信息化工程,實現了銷售、設計、制造、管理全面信息化,同時實現了集團范圍內的信息集成。 
    與此同時,春蘭展開了新一輪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并形成了獨具春蘭特色的“創(chuàng)新型矩陣管理”,以“統一規(guī)劃,橫向立法,縱向運行,資源共享”為核心思想,以法規(guī)控制和搭建矩陣管理平臺為主要特征,形成了科研、營業(yè)、資金、采購和物流幾大業(yè)務平臺。 
    企業(yè)信息化的實施為春蘭物流現代化奠定了基礎,而“創(chuàng)新型矩陣管理”這種高效率的現代管理模式,則直接催生了富有春蘭特色的現代物流管理平臺。支撐這個平臺的系統是“現代物流管理系統”,這套系統最大的特點是采用C/S和B/S兩種結構,能根據企業(yè)組織與過程變化進行動態(tài)重構和裁剪,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復用性和先進性。 
    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涵蓋銷售管理、物流調度、物流作業(yè)、客戶服務等企業(yè)物流的全過程,由“總部業(yè)務管理”、“分站點業(yè)務管理”、“電子商務系統”等三大部分組成,具體包括客戶管理、運輸管理、倉儲管理、賬戶管理、信息中心、指令管理、倉儲配送、營運管理、綜合查詢、倉庫管理、業(yè)務指令錄入、貨物跟蹤查詢、計費結算、客戶與服務商投訴、客戶與服務商賬戶等子系統。該系統將春蘭集團總部、各下屬單位和遍布全國的春蘭產品銷售服務、機構連為一體,構建了“春蘭物流”四通八達的快捷通道。 
    春蘭建立企業(yè)物流系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yè)經營發(fā)展的需要,從而能夠使春蘭的客戶更加滿意。也正是這種出色的物流管理與協調控制能力,使得春蘭能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游刃有余。 
    一個企業(yè)從接到訂單開始,到進入采購、設計、制造、銷售等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一個流程便是物流。離開物流的支持,企業(yè)的采購與制造、銷售等行為就會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現代物流區(qū)別于傳統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速度,而信息化的春蘭物流建設就是以訂單信息流為源頭,同步傳遞供應鏈上的信息,最終實現以速度取勝。 
     
                  物流加快,市場競爭力提高 
    企業(yè)物流運作加快,會帶動資金運作的加速,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率,從而減小資金的成本,實現增加利潤的目的。同時資金運作的加快,成本的降低,使企業(yè)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會得到提高。 
    在春蘭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式的企業(yè)集團里,物流系統是如何發(fā)揮其功能的呢?這是許多人都感興趣的問題。我們選取了以下三個“視角”,來加以剖析。 
    一是供應系統。 
    春蘭企業(yè)信息化成功實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不對稱”狀態(tài),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加快了對客戶訂單的響應速度。工廠接到具體訂單之后立即將其納入生產計劃,并進入相關的采購環(huán)節(jié)。 
    為了與國際接軌,建立起高效、高質的采購系統,春蘭“創(chuàng)新型矩陣管理”創(chuàng)立了網上采購平臺,實現了全球采購。企業(yè)通過網絡公開面向全球廠商進行招標,確保采購物品的質量優(yōu)良和價格合理,真正提高了采購的效率,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及時啟動、調整自己的“全球采購鏈”。 
    在此過程中,春蘭還遵循一個重要的原則——“零庫存原則”。這一原則使企業(yè)減少了零部件庫存,增大了流動資金,但同時也對企業(yè)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春蘭通過“直通式監(jiān)管”等新型管理模式,滿足其小批量、多品種、快速度的采購要求,創(chuàng)造了零配件從配套廠家到春蘭生產流水線僅為幾小時的非同尋常的速度。 
    二是銷售系統。 
    對于春蘭這種掌管著眾多分支機構,產品涉及數十種大類、上萬個品種的企業(yè)集團來說,銷售體系可謂重中之重。春蘭的空調、電動車、洗衣機、高能電池等產品除了在中國近千個城市銷售以外,還跨出國門進入了國際市場。 
    從物流設施網絡來看,春蘭在國內外建有幾十個物流配送中心,從機動靈活及經濟高效的角度出發(fā),大多數是屬于租用的地方倉儲單位的倉庫。而對于運輸的車輛,則除了企業(yè)自有的外,也跟社會的運輸企業(yè)進行配合,以求達到最佳的速度和綜合費效比。 
    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管理著全國幾千個銷售網點,隨時根據各地春蘭產品的供需狀態(tài)進行相關的靈活調整。去年夏季,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春蘭在原有貨運中轉站的基礎上,迅速新設了一批臨時中轉站,并且對大的客戶,采取直接發(fā)貨、服務上門的辦法。 
    由于春蘭物流系統的高效運轉,春蘭銷售商的滿意度大大增加。特別是在銷售旺季,春蘭每天均出動100多輛卡車向全國的中轉站和客戶供貨,客商從打款到收到貨物,在短短24小時內完成,有力地保證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能夠及時購買到春蘭空調。 
    三是服務系統。 
    作為中國最早的空調制造企業(yè),20多年來,春蘭空調產量已突破了30000000萬臺。人數龐大的空調用戶,再加上大量的電動自行車、洗衣機、卡車等產品的用戶,使得春蘭集團的售后服務工作異常復雜。 
    春蘭首先選準從“信息”入手。一方面對產品進行“條碼”管理,建立起產品的信息庫;一方面對售后服務網點、維修單位建立電子檔案;另一方面,又針對用戶,建立起詳細的用戶管理檔案,一經登記后便進入全國聯網的“春蘭多功能服務平臺”,隨時隨地可以調閱其中的信息資料,確保用戶基礎信息的完整、可查和可追溯性,確保能夠隨時了解使用者需求,快速響應售后服務信息。 
    另外,春蘭也對服務機構不斷調整。近年,春蘭進一步密織了延伸至縣級地區(qū)的服務網絡,同時還進一步強化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武漢、濟南、西安等46個大城市服務管理中心的服務功能。在服務形式上,春蘭售后服務以自身服務體系為核心,以專業(yè)、特約服務商為骨干,形成了立體式服務體系。按照“合理分布、擇優(yōu)設點”的原則,春蘭在全國簽訂了各類服務網點近萬家,能夠觸及到各個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神經末梢”。 
    在春蘭網站上,還專門辟出“用戶服務區(qū)”,點擊該欄目,消費者可與春蘭電子商務公司服務部直接聯系,從而獲得相應的服務;與此同時,消費者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撥打春蘭800服務免費熱線電話,都可得到及時的服務。 
    而春蘭電子商務公司服務部通過“春蘭多功能服務平臺”,連接北京、上海、南京等服務管理中心,根據地域和用戶的情況,指揮、調度全國各城市當地的服務人員和服務車輛,同時,為確保消費者滿意,春蘭整合了各方資源,積聚了多種力量,真正實現了“24小時金牌服務”,隨時為消費者提供零距離、無縫式服務。 
    去年以來,春蘭根據計算機網絡系統收集、反饋的全國各地區(qū)春蘭產品保有量和故障類型分析,重新制定了各駐外維修倉庫最低的配件庫存量以及合理的配件庫存結構,既滿足了淡季、旺季配件的不同需求,又節(jié)省了倉儲面積,加快了資金流轉。對駐外機構急需的配件,則由公司通過特快專遞、公鐵聯運、專車發(fā)送等形式,保證配件供應及時。 
    與此同時,春蘭與中國移動公司正式簽訂了物流、倉儲移動信息化管理合作協議。春蘭物流、倉儲“移動化”管理后,倉庫管理將由原先的準時和固定地點手工集中錄入信息,提升為隨時隨地移動式實時化錄入,業(yè)務員在辦理業(yè)務時,無需用筆寫一個字,僅憑手機和一張磁卡,就將以前需要一天才能辦完的貨物查詢、出庫驗證、車輛運輸、當地配送、費用結算等一系列手續(xù),在半個小時內全部辦妥,使貨物更加快捷和安全地“流”向目的地。 
    通過“移動式”管理,春蘭營銷管理層可實時掌握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物流倉庫的庫存情況,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并借助實時數據對市場形勢、客戶需求進行分析,作出快速響應的決策,進一步增強了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不難看出,這種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新型物流管理,不僅比傳統的倉儲和物流管理的效率提高了幾十倍,而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春蘭正在進一步發(fā)展由制造業(yè)延伸而形成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yè)。 
     
                  物流建設,并非一蹴而就 
    物流對企業(yè)經營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20世紀90年代逐步成為企業(yè)在市場營銷中獲取和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有力管理手段。美國管理學家甚至預言,我們正處于的21世紀將是物流時代。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浪潮,顧客對服務、質量、速度的關注程度均大為提高,在此背景下,物流必然成為更多廠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強大而發(fā)達的供應和儲運網絡,可以為企業(yè)產品的敏捷制造提供快速反應能力,完整高效的商品配送網絡,可以為企業(yè)提供強有力的銷售后勤支持。 
    從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在企業(y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運行情況可以得知,該系統對春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物流對企業(yè)經營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但是,回顧當初的建設過程,這個系統所遇到的阻力相當巨大,并非一蹴而就。因為它要涉及到企業(yè)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尤其牽扯到觀念更新的問題、企業(yè)基礎管理工作與長期工作習慣改變的問題。所以,在春蘭,信息化的物流工程建設可以算是一個“一把手”工程,一直是部門一把手親自抓、親自推動。 
    在其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資金投入。1999年,春蘭各公司間相對獨立的信息網已不能適應需要,于是集團總部決定投資8千萬建立ATM光纖網和郵電DDN兩條專線。ATM專線主要是將春蘭泰州總部、上海總部與設在本地以及上海、南京、無錫、蘇州等地的28個制造企業(yè)聯系起來,便于在生產加工、材料采購、技術共享等方面進行統一調配管理。DDM專線則將春蘭遍布全國的5000多臺電腦聯入集團總部的網絡,從而確保了總部指令、計劃的順暢下達,所屬各產業(yè)集團、分機構內部以及相互之間的信息流通與共享也更加廣泛和迅捷。 
    隨后,春蘭信息化建設又步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投資3000萬元正式啟動了CRM系統。這個信息系統的建立有其它企業(yè)無法做到的強力支撐,分銷商以及春蘭駐各地業(yè)務機構可以與總部同時獲取、反饋信息,總部以及業(yè)務職能部門也可隨時借助CRM系統收集、統計、分析和掌握分銷商以及全國范圍內春蘭產品的銷售、儲運、資金回籠情況。CRM系統順暢、完備的運行功能,為春蘭實施電子商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物流系統得以順暢地運行,實現了系列化與個性化的充分結合。 
    在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實施中,所碰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因為隨著物流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原有的手工管理變?yōu)橛嬎銠C操作,這對物流部門的基層工作員工來說,極其不適應,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人員更是面臨著挑戰(zhàn)。為此,春蘭組織了大量的培訓,并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了嚴格的技能考試,考試合格后方能獲得上崗證書。而相關的職能部門也開通了內部培訓的網站,詳細介紹系統的基礎知識、業(yè)務操作流程,同時對操作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進行答疑,這些措施均保證了春蘭物流取得良好的效果。 
    隨著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完善,其運轉正日益順暢,可以說,如今這套系統已顯示出了其強大的功能。在實際運行中,它令企業(yè)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通過全面掌握并準確控制物流信息,進行資源整合、潛力挖掘,減少了車輛空載、半載、迂回運輸等問題,提高了倉庫儲位的利用率,使每年產銷的物流成本降低10%,資金占壓較實施前下降600萬元以上。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市場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對全國各地經銷商和服務商的需求基本實現了24小時滿足,進一步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增強了春蘭的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而由于該系統采用業(yè)內流行的“網絡物流”技術,成本僅占春蘭營業(yè)總成本的5%左右,達到了國內企業(yè)物流管理的一流水準,從而推動著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002年4月,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通過了項目可行性評審。被列為江蘇省首批“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項目,獲得政府50萬元科技撥款支持。 
    又經過一年多的整合后,2003年,由江蘇省經貿委領導和東南大學知名教授組成的專家組,對春蘭“現代物流管理系統”項目進行了鑒定及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春蘭實施應用的“現代物流管理系統”,具有適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先進性等特點,其技術指標、運行質態(tài)、效益考核等均居國內同行業(yè)領先水平,確為業(yè)界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發(fā)展,創(chuàng)建和完善企業(yè)現代物流管理的“樣板”。春蘭這套系統已充分吸收了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具備了“第三方物流”的基礎和特征,能夠完全適應與滿足現代物流管理發(fā)展的各種需要。 
    從降低企業(yè)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角度來看,春蘭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發(fā)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獲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在成功實施“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春蘭正抓緊完善高效、系統的綜合運輸配送網絡,構建著龐大的、以客戶為導向的春蘭物流全程監(jiān)控管理體系。在傳統的儲運功能和硬件設施優(yōu)勢已逐漸讓位于信息資源整合的今天,率先打造一流的物流管理體系,率先實現信息化、實行管理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才會成為全球化市場的勝利者。 
    新經濟時代,企業(yè)贏得競爭優(yōu)勢則主要靠速度,而這個速度就是最快地滿足消費者的特定需求,即“以最低的成本,將適當的產品在適當的時間,運到適當的地點”。 
    而這,也正是春蘭所一直追求的。  
新聞分類
 
 
法律說明
蘇ICP備15007520號-1